登入

校長分享

學校資訊

校長分享
  • 抗逆力  從小教育

    每次聽到學童自殺的報導,心中泛起悲傷及惋惜,生命是何其寶貴,為何這麼容易放棄。人人皆說這是缺乏生命力的一代,當一個人缺乏正面的自我形象及自我肯定概念,健康的生命價值觀是難以建立的。事實上,每個人都會遇到壓力、困難或挫折,但如何面對才是一生需學習的功課。抗逆能力絕不是一兩天便可學會,必須從小學習。抗逆能力有助我們在嚴重的危機後仍可順利地反彈復原的能力,擁有抗逆力的人能轉化逆境令生命更強,即使面對困難、失敗或挫折都能正面積極地回應和面對。

   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欣賞、喜愛的,越年幼的孩子,父母對子女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子女的自我形象的形成。所以,遇到挫折時,父母宜減少責備,反而多陪伴子女面對,分析真正問題所在及改善方案。這樣,子女漸漸學習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,是積極面對而不是消極逃避。而且,父母在陪伴過程中,更能明白子女的內心世界,有助提升親子關係。

    每年新學期,看見很多新家長對自己子女皆是呵護備至,細心叮囑老師如何照顧自己子女,例如:穿外套、多飲水、戒吃食物等;當子女有身體不適時,更會相隔兩三小時便致電詢問子女狀況;當子女被同伴欺負,必定怒氣沖沖連番責罵;這份愛護子女心情當然理解,也是父母常見表現。可是,過分溺愛會較易令孩子缺乏挫折力或難於面對挑戰。適當放手有助子女獨立面對問題及分析問題。並且,在可行情況下,讓子女先嘗試自己方法去解決,若問題未能解決,便讓子女繼續思考其他方法解決,給予鼓勵和引導,有助子女提升挫折之忍受能力。

    每對父母都期望子女有好成績,將來較易考上大學,畢業後亦較易得到高薪高地位之工作,這想法的確是無可厚非,也是愛子女表現;不過,問題在於父母能否體會子女真正的需要及能力呢?父母有否體會子女承受壓力呢?成功不一定是科目成績或比賽第一,成功可以是完成一幅美麗的圖畫,或是煮了一道美味的食物。善用子女的優點,有助提升子女的自信,擴闊成功的定義,學習縱使今次失敗,也能坦然面對,努力堅持下去。

    每次挫折,是自我鍛鍊的功課;每次失敗,是自我成長的機會。人在年幼時,已是建構知識、確立行為、培養價值觀之重要時刻,所以,抗逆力,從小教育是需要的。


  • 神奇的魔咒 ─ 讚賞

    常常看到父母接子女放學時,便會向子女說:「你今天有沒有曳?有沒有被老師罰?」;事實上,父母應該喜歡別人讚賞自己的子女,為何口中老是負面的話語呢!皆因很多人也認定稱讚得多,子女會驕傲,可是,很多學者都認為稱讚有助提升孩子的自信心,更有助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。在校園中,經常教導學生排隊,當老師說誰人站得最好,學生便迅速安靜挺直站起來。這例子顯明每位孩子都希望別人稱讚的。

    常常看到父母們彼此談論自己的子女在家中如何頑皮,如何不聽話,身旁孩子聽入耳中,存留心裏,久而久之,孩子的自尊感受傷,自我形象也降低了。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諾德(Nolte,1998)提出在認可中長大的孩子,喜歡自己;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,深具自信;相反,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,個性羞怯;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,責難他人。

    可見父母的說話是何等具影響性。筆者猶記起中學時,被中文老師稱讚字體秀麗,自那天起,筆者經常在家練習寫字,期望不會辜負老師的稱讚,更期望老師會繼續稱讚自己。同樣地,當孩子被稱讚時,也更有動力做受到稱讚的事情或行為。

    常常聽到父母向孩子說:「你好叻!」、「你真乖呢!」等讚美句子,誠然,父母經常讚美孩子,值得欣賞。但孩子有時候對成人的讚賞感到很模糊,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做了甚麼事情,才可以得到別人認同,因此,很多父母會抱怨自己曾努力稱讚孩子,但孩子很快又做頑皮的事情,稱讚變得毫無作用,便恢復每天批評、責罵了!這是甚麼問題呢!孩子始終不是父母心中的蟲子,不能夠完全明白父母的意念,而且,對於成人世界道德標準仍是學習階段;所以,使用具體描述式讚美才能幫助孩子持久重複正確行為。

    具體說出孩子哪種行為或表現是受到肯定,如:「你自己執拾玩具,真是很乖!」、「你願意幫助人,媽咪感到很開心。」、「你今次測驗比上次進步了,證明你比上次更努力了!」等,當孩子聽到這些讚美後,他們會感覺自己長大了,更會感受到被尊重,自信心及自我形象也大大提升。

    但仍要注意,父母需要多掌握子女的能力及發展階段,父母的稱讚才發揮效用,好像剛學走路的嬰孩,稱讚他:「行了三步,好叻呀!繼續啦!」可是,對於已懂得走路的孩子,你仍然稱讚他走路叻,這稱讚變得不合宜了!

    常常被稱讚的孩子,會感到被接納、被欣賞及被肯定。稱讚更可以強化孩子去做正確的行為,還可以用來矯正孩子的過錯。稱讚更是孩子成長的神奇魔咒了。


  • 成功有望了

    每個人都希望成功,同樣,每個父母都希望子女成為成功人士。可是,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各有不同。有些父母希望子女能夠讀書有成,已很滿足;有些父母則希望子女有高薪厚職,便很驕傲。不論成功的標準是甚麼,但最先決是有否成功的特質,父母若能了解這些特質,加以培育子女,成功便有望了。

    孩子天生是單純、快樂,當孩子不斷成長,父母亦不斷給予子女不同的評價,如:「你好聰明!」、「你好蠢!」等,子女的自我形象便逐漸形成。自信心也同時形成,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基礎,因為自信心有助孩子面對困難及失敗,自信心亦有助孩子勇敢面對挑戰及障礙。擁有自信心,孩子便會對自己有較高期望,更會努力達成更高目標。成功便有望了!

    不過,過分自信便成為自傲,自以為是變成固步自封,始終都會失敗的。很多父母看見子女失敗,皆會歸咎於別人,但從來沒有與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,正視問題所在,加以改進。其實,每個人有強項,也有弱項,所以,了解自己的弱處,願意接受別人的意見,虛心學習,讓其他人幫自己一把,自我完善,成功便有望了!

    人是活在關係中,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著名諺語:「三個臭皮匠,勝過一個諸葛亮。」若能集思廣益,同心協力,工作更暢順。美國前總統羅斯福說:「成功公式中,最重要的一項因素是與人相處。」誠然,人脈網絡是成功人士的重要資源,但是,父母能否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,從而讓孩子學效呢?社交技巧是一天一天累積的。所以,良好的人際關係,有助與人合作;良好的人際關係,也有利心理健康,做事更有效率,成功便有望了!現代的孩子普遍較受保護,做事過於依賴父母,筆者接觸很多父母皆抱怨子女必需坐在身旁,才會完成功課,這種欠缺獨立能力的孩子,做事永遠膽怯,學習永遠被動,更不能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。事實上,獨立思考是成功因素之一。

    傳媒曾報道世界首富Bill Gates自幼受父親教導學習獨立思考,一起討論工作之問題。藉着自己的事自己做,自己的問題學習自己解決,逐漸提升解難的能力,更可以提升個人強健的生命力,做事不會半途而廢,有始有終,成功便有望了!

    毫無疑問,成功不可以一天便擁有,是需要父母鍥而不捨地熏陶子女;成功更不可以只是孩子做,父母繼續我行我素,父母對子女感染力是最大,當子女看見父母能夠成功,孩子更有信心達成目標,成功必定有望了。

  • 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方針

  • 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橋樑

  • 學校多年的難忘經驗

  • 入學面試的取錄準則是什麼?

  • 特別的入學面試

  • 對入名校有何看法

  • 遇到「怪獸家長」

  • 有什麼想和家長們分享